2025 年香港留学学术不端的认定通常依据各高校的相关规定,一般包括以下行为:
- 抄袭:使用他人的思想、文字、数据、图像或其他材料而未给予适当的引用和致谢,将其作为自己的作品提交。例如,直接抄袭他人论文、报告、作业中的内容,或改写他人作品但未正确标注引用。
- 自我抄袭:未经讲师事先批准,重复使用自己以前提交的数据、论文、作业或其他形式的作品,且未注明出处。
- 使用未经授权的材料或协助:在完成作业、测试、考试或其他学术任务时,使用未经教师允许的资料、工具或获得他人的帮助。如考试中携带未经许可的笔记、使用电子设备作弊,或请他人代写作业、论文等。
- 篡改、捏造或伪造数据和信息:在学术作品中故意修改、编造或伪造数据、结果、参考文献等,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或达到某种学术目的。例如,虚构实验数据、伪造研究结果、编造不存在的参考文献等。
- 不当署名:与对论文或其他学术成果的实际贡献不符的署名或作者排序行为。例如,未参与研究或创作而在成果上署名,或未经他人许可使用他人署名,以及多人共同完成研究但未正确注明他人的工作和贡献。
- 考试作弊或冒充他人:在考试过程中作弊,如抄袭他人答案、传递纸条、使用通讯工具获取答案等,或者冒充其他学生参加考试,以及允许他人冒充自己参加考试。
- 合同作弊:通过购买、委托他人完成作业、论文或其他学术任务,并将其作为自己的作品提交。例如,向代写公司购买论文,或请他人代做课程作业等。
- 未经授权的协作或共享材料:在个人作业或考试中,未经教师允许与他人合作,或者将自己的作业、考试答案等材料提供给他人抄袭,以及未经授权分发、分享或复制教学材料。
不同香港高校对于学术不端的具体认定细节和处理程序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都有各自明确的学术诚信政策和违规处罚措施。学生在入学时通常会收到相关的手册或指引,详细说明学校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定义、认定程序以及可能的处罚。如果学生被怀疑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校会启动调查程序,根据调查结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处罚可能包括作业扣分、课程不及格、警告、留校察看、暂停学业甚至开除学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