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 2025 年留学申请中填写重修课程的原始数据时,需结合目标院校要求、国内成绩单格式及学术诚信原则,分步骤规范处理。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明确 “重修原始数据” 的含义
“重修原始数据” 通常指首次考试成绩(若重修)、重修后的成绩,以及成绩单上的标注(如 “重修”“Retake” 等)。需区分以下两种情况:
- 国内成绩单显示方式:多数国内大学会在成绩单中标注重修课程(如标记 “重修” 或在成绩后注明),并可能同时列出原成绩和重修成绩,或直接显示最终通过的成绩。
- 目标院校要求:部分学校要求提交所有学术记录(包括原成绩和重修记录),部分则接受以重修后的成绩计算 GPA。
二、填写步骤与注意事项
1. 核对本校成绩单格式
- 确认成绩单是否明确标注重修课程(如 “重修”“重”“Retake” 等字样),以及成绩如何呈现(如原成绩和重修成绩是否同时列出,或仅显示重修后的成绩)。
- 若成绩单上只显示重修后的成绩(如国内常见的 “覆盖式” 记录),则直接填写该成绩即可,无需额外标注。
- 若成绩单同时显示原成绩和重修成绩(如分两栏记录),需按实际情况填写,不可隐瞒原始成绩。
2. 查阅目标院校申请指南
- 重点查看申请系统说明(如 Common App、各校网申系统)或官方手册,确认以下内容:
- 是否要求区分重修课程的原成绩和重修成绩?
- 是否接受 “重修” 标记?是否需要额外解释?
- GPA 计算是否以重修后的成绩为准?
- 示例:
- 美国大学通常要求提交所有尝试过的课程成绩(包括原成绩和重修成绩),并在成绩单备注中说明重修情况。
- 英国、澳洲等院校可能更关注最终通过的成绩,但需如实填写所有学术记录。
3. 按申请系统要求填写
- 若系统需单独填写 “原始成绩” 和 “重修成绩”:
- 原始成绩:填写首次考试的分数(如 60 分)。
- 重修成绩:填写第二次考试的分数(如 80 分),并在 “课程备注” 中注明 “Retaken” 或 “重修”。
- 若系统仅需填写最终成绩:
- 直接填写重修后的成绩(如 80 分),无需额外标注(除非成绩单本身已有 “重修” 标记)。
- 注意单位和格式:
- 成绩单位为百分制或四分制(按本校成绩单标准),避免自行换算错误。
- 若课程显示 “及格 / 不及格”,需按学校定义转换(如 “及格”=60 分或 C 等级)。
4. 主动解释重修原因(如有必要)
- 若重修原因合理(如首次考试因病缺考、课程难度大等),可在申请文书(如 Personal Statement)或 “Additional Information” 中简要说明,展示反思和改进态度。
- 避免隐瞒重修记录,学术诚信是申请的核心原则,隐瞒可能导致录取被撤销。
5. 提交官方成绩单原件
- 无论网申系统如何填写,均需提交学校出具的官方成绩单(中英文对照,加盖公章),确保与网申信息一致。
- 若成绩单中 “重修” 标记可能影响申请,可联系学校招生办公室,询问是否需要额外说明。
三、常见问题示例
- Q:国内成绩单只显示重修后的成绩,没有原成绩,是否需要主动说明?
A:无需主动说明,按成绩单如实填写即可。若目标院校要求提供所有尝试记录,需联系本校教务处补开包含原成绩的证明。
- Q:重修课程显示 “通过”,没有具体分数,如何填写?
A:按学校规定换算成分数(如 “通过”=60 分),或在备注中注明 “Pass”,并附上成绩单翻译件。
- Q:申请系统没有 “重修” 备注栏,是否需要额外说明?
A:若成绩单已有明确标记(如 “Retake”),无需额外说明;若担心不清晰,可在文书中简要提及(如 “通过重修提升了对 XX 课程的理解”)。
四、总结
核心原则:如实填写,与官方成绩单一致,遵循目标院校要求。若有不确定的细节,优先联系目标院校招生办或本校国际处老师咨询,避免因信息误差影响申请结果。申请时保持诚信,并重修经历转化为展示个人成长的机会,反而可能提升申请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