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 2025 年最新政策及高校防疫要求,留学生进京需遵循以下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入境前准备
- 签证与健康申报
- 持有效学习类居留许可(X1/X2 签证),确保在有效期内。若需续签,可通过学校国际交流处或指定签证代办机构提前办理。
- 提前 24 小时通过 “海关旅客指尖服务” 小程序填写《健康申报卡》,生成电子健康码(黑码),入境时需扫码核验。
- 核酸检测
- 需在登机前 48 小时内完成 1 次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部分国家可能要求抗原检测(以使馆通知为准)。
- 建议选择使馆指定或国际认证的检测机构,确保报告格式符合要求(如包含个人信息、检测时间、机构盖章等)。
- 疫苗接种
- 建议完成世界卫生组织(WHO)或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的疫苗全程接种(如国药、科兴、辉瑞等),并携带接种证明(中英文版)。
- 若因特殊原因未接种,需在入境后按要求补种(部分高校可能要求)。
- 机票与行程规划
- 优先选择直飞北京的航班(如国航、南航、东航等),国际航班恢复至疫情前的 85%,可通过航司官网或 OTA 平台查询。
- 避免经第三国中转,减少交叉感染风险。若需中转,需确认中转地的防疫政策及航班衔接时间。
二、入境流程
- 抵达北京
- 航班降落后,需在首都机场或大兴机场的指定区域进行健康申报、体温检测和核酸采样(咽拭子 + 鼻拭子)。
- 填写《入境人员信息登记表》,申报个人健康状况、旅居史等信息。
- 集中隔离
- 所有入境人员(含留学生)需在指定隔离酒店进行7 天集中隔离,费用自理(约 500-800 元 / 天,含食宿和核酸检测)。
- 隔离期间需配合每日健康监测(体温、症状等),并在第 1、3、5、7 天进行核酸检测。
- 居家健康监测
- 集中隔离期满且核酸阴性者,需返回住所或学校宿舍进行3 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时佩戴 N95 口罩,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三、进京后的管理
- 高校防疫要求
-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要求留学生在隔离结束后,需向学校提交《健康承诺书》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经审批后方可返校。
- 返校后需进行 7 天健康观察,期间定期核酸检测(如第 1、3、5、7 天),并遵守校园封闭管理规定(如非必要不出校、错峰就餐等)。
- 健康码与行程申报
- 下载 “北京健康宝” 小程序,通过护照信息注册并完成人脸识别,获取绿码。
- 每日通过 “北京健康宝” 或学校指定平台(如 “留学助手 APP”)进行健康打卡,如实申报体温和行程。
- 医疗与保险
- 留学生需购买在华综合医疗保险,覆盖新冠治疗费用(部分高校统一购买)。
-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需立即联系校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配合流调。
四、特殊情况处理
- 核酸阳性
- 若隔离期间核酸检测阳性,需转运至定点医院治疗,费用由医保或个人承担。
- 治愈后需进行 14 天康复隔离,期间核酸检测连续两次阴性(间隔 24 小时)方可解除隔离。
- 紧急进京
- 因学业或紧急事务需进京的留学生,可通过学校向北京市外办申请 “紧急进京绿色通道”,经审批后可缩短隔离时间或豁免部分流程。
- 政策变动
- 疫情防控政策可能随形势调整,建议密切关注中国驻当地使馆、北京市疾控中心及学校官网通知,及时调整行程。
五、实用建议
- 提前规划:至少提前 1 个月预订机票,关注航班动态(如熔断政策),预留充足时间办理签证和检测。
- 物资准备:携带足够的防疫物资(如口罩、消毒液)、常用药品及生活必需品。
- 沟通协调:与学校国际交流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反馈行程变化和健康状况。
- 心理调适:隔离期间可能出现焦虑情绪,可通过学校心理咨询服务或线上社交缓解压力。
参考政策
- 北京市疾控中心《2025 年入境人员防疫指南》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来华留学生入境返校工作方案》
- 清华大学《2025 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措施》
- 北京边检总站《外国人临时入境许可申请和查验一站式办理试点工作》
以上信息综合自权威渠道,具体执行以最新政策为准。留学生需严格遵守防疫规定,配合各项检查,确保顺利进京并安全完成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