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留学的普遍要求和长期趋势,2025 年去外国留学通常需要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具体要求因留学国家、院校及专业而异,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普遍要求:外语能力是核心条件
- 英语国家留学(如美、英、加、澳等)
- 必须提供英语成绩:如托福(TOEFL)、雅思(IELTS)、多邻国(Duolingo)等,部分院校还要求 GRE/GMAT(针对研究生)。本科通常要求雅思 6.0-7.0,托福 80-100+;研究生要求更高(如雅思 7.0+,托福 100+)。
- 日常沟通需求:即使通过语言考试,听、说、读、写能力仍是课堂学习、生活适应的基础,尤其小班讨论、论文写作等对语言要求较高。
- 非英语国家留学(如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
- 当地语言能力是关键:
- 德国:需提供德语成绩(如 TestDaF、DSH),英语授课项目可能仅需英语成绩,但生活中仍需基础德语。
- 法国:法语授课项目需 DELF/DALF 成绩,英语授课项目需雅思 / 托福。
- 日本:日语授课需 JLPT N2-N1,英语授课(SGU 项目)需托福 / 雅思,部分院校接受日语 + 英语双成绩。
- 英语能力补充:即使在非英语国家,许多国际化项目(尤其是硕士)采用英语授课,仍需提供英语成绩。
- 当地语言能力是关键:
二、例外情况与灵活政策
- 语言班或预科项目
- 部分院校允许语言成绩未达标的学生先读语言课程(Pre-sessional English)或预科(Foundation),通过内部考试后再进入正课,适用于基础较弱但有潜力的学生。
- 但此类项目通常要求至少达到基础语言门槛(如雅思 5.5-6.0),并非完全无要求。
- 母语为目标语言
- 若本科阶段用目标语言授课(如在英语国家读高中),或母语为该语言,可申请豁免语言考试(需提供证明)。
- 特殊专业或研究型项目
- 部分博士项目更看重学术能力,语言要求可能稍低,但仍需具备基本沟通和文献阅读能力,且需与导师确认。
三、为什么外语能力不可或缺?
- 学术要求:听课、小组讨论、论文写作、学术交流均依赖语言能力,尤其是人文社科类专业对语言敏感度更高。
- 生活适应:租房、就医、社交等日常场景需要基础语言能力,缺乏语言会导致融入困难。
- 签证审核:部分国家(如英国、加拿大)的学生签证明确要求语言达标,否则可能被拒签。
四、建议行动步骤
- 明确目标国家 / 院校要求:直接查阅目标院校官网,确认具体语言成绩(如总分、小分要求)及是否接受线上考试(如疫情后部分院校认可多邻国)。
- 提前规划备考:根据目标分数制定学习计划,预留足够时间刷分(通常提前 1-2 年准备)。
- 提升综合能力:除考试外,通过影视剧、播客、社交平台提升听说能力,适应学术语境(如学术写作课程)。
总结
2025 年留学几乎都需要外语能力,区别仅在于 “英语” 还是 “小语种”,以及具体分数要求。即使院校提供语言班,基础门槛仍存在。建议尽早根据目标国家和专业,针对性提升语言水平,避免因语言不达标错失留学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