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英国留学期间遭遇诈骗时,需保持冷静并采取以下措施:
一、识别常见诈骗类型
- 冒充公检法与政府机构
- 诈骗分子常自称 “上海 / 广州警方”“移民局” 或 “学校工作人员”,以涉嫌洗钱、签证问题、需缴纳保证金等理由威胁转账。例如,2025 年多起案例中,骗子通过伪造 “通缉令”“保密协议” 诱骗留学生拍摄自证视频,并要求转账至 “安全账户”。
- 应对:立即挂断电话,通过官方渠道(如学校官网、使馆电话)核实身份,切勿点击陌生链接或提供个人信息。
- 虚假换汇与金融诈骗
- 以 “高汇率”“快速到账” 为诱饵,通过微信群、社交媒体发布虚假换汇信息。留学生张某曾因轻信此类信息损失数万元人民币。
- 应对:通过正规银行或持牌机构换汇,避免私下交易,警惕异常高汇率。
- 租房与兼职陷阱
- 虚假房源信息要求提前支付押金,或兼职招聘收取 “培训费” 后消失。例如,部分留学生因未核实房东资质,抵达后发现无房可住。
- 应对:通过学校宿舍或正规中介租房,签约前实地考察;兼职选择学校推荐平台,拒绝任何收费要求。
- 虚拟绑架与勒索
- 诈骗分子控制受害者后,伪造 “绑架” 视频向其家人索要赎金。2025 年李某案中,骗子利用其微信账号联系父母,骗取 500 万元。
- 应对:定期与家人保持联系,遇 “失联” 情况及时通过学校或使馆核实。
二、紧急应对步骤
- 立即止损
- 冻结账户:第一时间联系银行冻结涉案账户,阻止资金进一步流失。英国多数银行支持 24 小时紧急挂失(如 HSBC:03457 404 404)。
- 保留证据:保存聊天记录、转账凭证、诈骗电话录音等,为后续报案提供依据。
- 向英国警方报案
- 紧急情况:拨打 999(报警、急救)或 101(非紧急)。
- 在线报案:登录Action Fraud 官网提交详细信息,包括诈骗手段、转账记录等。
- 跟进进度:报案后可通过案件编号查询进展,或联系当地警局(如伦敦市警察局:020 7601 2222)。
- 寻求中国驻英使领馆协助
- 领事保护电话:+44-7536174940(伦敦使馆)、+44-161-2248986(曼彻斯特总领馆)。
- 协助内容:提供法律咨询、协调警方调查、联系国内家属等。
- 向国内公安机关报案
- 国内报案:通过家人向户籍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并联系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电话:110)申请止付。
- 跨境协作:英国警方可通过国际刑警组织与中国警方共享案件信息,加快调查。
三、法律与金融救济途径
- 民事诉讼
- 若诈骗涉及合同纠纷(如虚假中介服务),可通过英国法院提起诉讼。例如,留学生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要求退款或赔偿。
- 法律援助:联系英国公民咨询局(Citizens Advice)或学校法律诊所获取免费咨询。
- 银行理赔
- 若因银行系统漏洞导致资金损失,可向金融申诉服务机构(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投诉,要求银行赔偿。
- 注意:若因个人泄露密码导致诈骗,银行可能拒绝理赔,需提供证据证明非自身过错。
- 国际追赃
- 涉及跨国资金转移时,可通过中英司法协作机制冻结涉案账户。例如,2025 年英国内政部成立的国家欺诈小组(National Fraud Squad)专门处理复杂诈骗案件。
四、预防与长期防护
- 强化安全意识
- 核实身份:任何自称 “警方”“学校” 的来电,均需通过官方渠道二次确认。例如,学校邮件后缀应为 “.ac.uk”,政府电话可在官网查询。
- 警惕 “紧急情况”:诈骗分子常利用留学生对法律体系的不熟悉制造恐慌,如 “限时转账否则遣返”,需冷静核实。
- 技术防护措施
- 安装反诈工具:下载 “国家反诈中心” 小程序(国内使用)或英国的 “ScamShield” 应用,拦截诈骗电话。
- 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在社交媒体透露住址、行程,避免使用公共网络进行转账操作。
- 利用支持资源
- 学校支持:多数英国大学设有国际学生办公室,提供反诈培训、心理咨询等服务。例如,德蒙福特大学的 “Buddies” 项目帮助新生适应环境。
- 社区协助:加入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CSSA),获取本地防骗经验和互助信息。
五、典型案例参考
- 案例 1:孙某接到 “上海警方” 电话,称其手机号涉诈需缴纳保释金。孙某未核实直接转账 50 万元,后通过使馆协助追回部分损失。
- 案例 2:李某因轻信 “广州警方” 伪造的 “通缉令”,拍摄自证视频并提供微信密码,导致父母被骗 500 万元。英国警方通过 Action Fraud 介入调查,最终冻结部分资金。
六、关键联系信息
机构 / 服务 | 联系方式 |
---|---|
英国报警电话(紧急) | 999 |
英国报警电话(非紧急) | 101 |
Action Fraud(在线报案) | www.actionfraud.police.uk |
中国驻英国使馆领事保护 | +44-7536174940 |
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热线 | +86-10-12308 / +86-10-65612308 |
英国公民咨询局(法律帮助) | www.citizensadvice.org.uk |
中国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 | 110 |
总结:遭遇诈骗后,及时止损、报案、寻求多方协助是关键。日常需提高警惕,通过官方渠道核实信息,避免因恐慌或疏忽落入陷阱。若涉及大额资金损失,可通过法律途径和国际协作追回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