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 年的留学市场呈现出显著的复苏态势,全球及中国的留学人数均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以下从多个维度展开分析:
一、全球留学规模与趋势
- 国际学生总量回升
根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的《门户开放报告》,2022-23 学年全球赴美留学人数达 105.7 万,同比增长 12%,创下 40 年来最大增幅。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美国放宽入境限制、恢复签证发放,以及印度、东南亚等新兴生源国的崛起。例如,印度赴美留学生人数增长 35%,首次在 24 个州超过中国学生。
- 中国留学生的全球地位
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留学生生源国,2022 年在海外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学生达 102.1 万人。尽管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连续三年下降(2022-23 学年为 28.95 万),但在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留学人数显著增长。例如,英国 2022 年中国留学生申请量达 31,400 人,同比增长 9.25%,超过欧盟留学生总和。
二、中国留学市场的核心数据
- 总体规模与结构
- 人数增长:2022 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 60.84 万,同比增长 11.74%,首次突破 60 万大关。若包含低龄留学,总数达 165.6 万,同比增长 8.8%。
- 教育阶段:本科生占比最高(47.2%),其次是研究生(29.8%)。美国数据显示,研究生入学人数增长 21%,本科生仅增长 1%,反映出疫情下 “学历提升” 需求的集中释放。
- 目的地分布
- 传统热门国家:美国(35.99 万)、英国(16 万)、加拿大(13 万)、澳大利亚(10 万)仍是主要目的地。
- 亚洲新兴市场: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吸引力提升,中国留学生人数增幅显著。例如,新加坡因政策灵活、文化相近,成为东南亚留学首选。
- 政策与经济影响
- 政策放宽:英国认可中国疫苗,澳大利亚重新开放边境,美国签证回归常态化,这些政策推动了留学恢复。
- 经济投入:2022 年中国家庭留学平均预算达 53.5 万人民币,同比增长约 10%,反映出对教育质量的重视。
三、疫情后的留学特征
- 混合学习与返校潮
2022 年超过 40% 的留学生返回留学国家,美国返校率最高(60%),英国、加拿大紧随其后。尽管部分院校仍提供线上课程,但纯网课比例下降至 42%,混合模式成为主流。
- 专业选择与就业导向
- STEM 领域主导: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成为全球留学生首选专业,占美国国际生的 21.1%,工程(19.8%)、商科(15.5%)次之。
- 就业驱动:疫情下职场竞争加剧,58% 的留学生倾向选择 “高科技 / 互联网” 行业,38% 瞄准 “金融服务”,反映出对职业前景的重视。
四、留学回国与人才流动
- 回国规模增长
2022 年留学回国人数达 48.09 万,同比增长 11.19%,其中硕博学历占比 47.3%。北京、上海、广东是主要就业地,超 50% 的海归选择国企或事业单位。
- 竞争力与挑战
尽管海归平均期望年薪达 23.11 万元(高于国内应届生 9.04 万元),但 46.5% 的 HR 认为留学生竞争力下降,企业更看重毕业院校排名(如 QS 前 100)和实践能力。
五、关键影响因素
- 疫情常态化:各国疫苗接种率提升、边境开放,缓解了健康安全担忧。
- 地缘政治:中美关系波动促使部分学生转向欧洲、亚洲,“多国联申” 成为趋势。
- 经济复苏:全球经济回暖、汇率波动(如英镑贬值)降低了留学成本。
- 政策支持:中国 “一带一路” 倡议推动与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亚洲留学热度上升。
总结
2022 年的留学市场在疫情后呈现出 “总量增长、结构分化” 的特征:传统留学大国恢复吸引力,新兴目的地崛起;教育阶段以研究生为主,专业选择更趋务实;留学回国人数同步增长,就业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从 “身份” 转向 “能力”。这一趋势既反映了全球教育的韧性,也揭示了后疫情时代留学决策的复杂性与多元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