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学生通常通过常规的升学路径进入本国高校,而非以 “留学” 身份申请。但若存在特殊需求(如通过国际项目、英语授课课程或跨校交流),以下是可能的途径及相关政策支持:
一、常规升学路径
- 大学入学考试
日本学生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 “大学入学中心考试”(Center Test)或各大学自主考试进入本科阶段。例如,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顶尖国立大学需通过严格的校内考,而私立大学(如早稻田大学)则有独立的选拔流程。
- 考试内容:涵盖日语、数学、英语、社会科学或自然科学等科目,部分专业(如医学、法学)要求更高的学术成绩。
- 时间安排:Center Test 通常在每年 1 月举行,各校校内考则集中在 2-3 月。
- 大学院(研究生院)
日本学生申请硕士或博士课程需提交研究计划书、推荐信,并通过笔试和面试。部分专业(如理工科)更看重科研经历和论文成果。
二、特殊项目与政策支持
(一)英语授课项目(SGU)
- 项目背景:日本文部科学省推动的 “超级全球化大学计划”(SGU)允许国际学生通过英语申请本科、硕士及博士课程。虽然主要面向外国学生,但日本学生若符合条件(如英语成绩达标)也可申请。
- 申请条件:
- 英语成绩:托福(建议 90+)或雅思(6.0+),部分商科要求 GMAT。
- 学术成绩:GPA 建议 3.0 以上(4.0 满分),顶尖院校(如东京大学 UTIPE 项目)竞争激烈。
- 优势:无需日语成绩,课程国际化,适合希望以英语学习的学生。
- 代表院校: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庆应义塾大学等。
(二)国际交流项目
- 短期交换
日本大学与海外高校(如美国、欧洲)合作的交换项目允许学生短期赴外学习,学分可转回本校。例如,早稻田大学的 “全球学术项目”(GAP)提供半年至一年的海外学习机会。
- 双学位 / 联合培养
部分院校与海外大学联合开设双学位项目,学生需在两国分别完成学业,最终获得两校学位。例如,京都大学与巴黎索邦大学的 “法日法律双学位项目”。
(三)特定政策支持
- 文部科学省奖学金
- 国费留学生制度:日本政府为优秀学生提供全额奖学金(每月约 14 万日元),涵盖学费及生活费。申请需通过各校推荐或直接向文部省提交材料。
- 地方振兴奖学金:针对地方国立大学(如金泽大学、广岛大学),提供学费减免(最高 50%)及就业推荐服务。
- 就业支持政策
- 特定活动签证:STEM 专业毕业生可申请 “未来人才签证”,有效期最长 5 年,且无需额外经济证明。
- 实习与就业服务:日本学生支援机构(JASSO)推出 “留学生就业导航系统”,提供职业测评、企业对接等服务。
三、特殊情况说明
- 双重国籍或外籍身份
若日本学生持有其他国家国籍,可尝试以国际学生身份申请,但需满足语言要求(如提交托福 / 雅思成绩),且部分院校可能要求额外材料(如海外学历认证)。
- 跨校或跨地区学习
日本学生若希望到其他地区的大学学习(如东京学生申请北海道大学),需通过常规入学考试,而非 “留学” 流程。部分大学提供 “编入制度”,允许学生从其他院校转入。
四、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 “留学” 概念的适用性
在日本,“留学” 通常指外国人赴日学习,本国学生无需通过留学签证或特殊项目。若日本学生希望以 “留学” 身份参与国际交流,需通过学校的交换项目或海外分校。
- 语言要求的特殊性
日本学生申请英语授课项目需提交英语成绩,而申请日语授课课程则无需额外语言证明(母语者身份)。
- 政策变动与信息更新
2025 年日本留学政策可能调整,建议关注文部科学省官网或各校招生页面。例如,东京大学计划新增 “AI 伦理与社会应用” 博士项目,早稻田大学扩大 “机器人工程” 全英文硕士课程规模。
五、2025 年政策趋势
- 签证流程优化
自 2025 年 4 月起,日本留学签证申请将全面电子化,审核周期缩短至 1 个月内。部分院校引入 “预审查” 机制,允许学生提前提交材料。
- 奖学金扩容
文部科学省新增 “未来人才专项” 奖学金,重点支持 STEM 领域及护理、农业等紧缺专业,提供全额学费减免及每月 15 万日元生活补贴。
- 就业政策放宽
STEM 专业毕业生可申请最长 5 年的 “未来人才签证”,打工时间从每周 28 小时延长至 35 小时,毕业后找工作的 “特定活动签证” 有效期延长至 2 年。
六、总结
对于日本学生而言,“留学日本” 并非常规路径,但若有特殊需求(如通过英语项目、国际交流或政策支持),可参考以下步骤:
- 明确目标:确定希望参与的项目类型(如 SGU、交换项目)。
- 准备材料:根据项目要求,提交英语成绩、推荐信、研究计划书等。
- 关注政策:定期查看文部科学省及目标院校官网,了解最新动态。
- 利用资源:通过学校国际交流办公室或 JASSO 获取支持与信息。
通过以上途径,日本学生可在国际化背景下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