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CSCSE)2025 年最新政策,留学生学历认证修改需通过以下步骤操作,具体细节结合官方指引及实际案例解析如下:
一、修改前提与适用场景
- 适用范围:已提交认证申请但需更正信息(如姓名、出生日期、专业名称)、补充材料(如成绩单、护照签证页)或变更认证类型(如从「国外学历」改为「中外合作办学」)的情况。
- 禁止修改情形:认证结果已出具(如《认证书》《暂不认证通知单》)后,除通过复核机制外,原则上不可直接修改申请信息。
- 政策变化:2025 年起,认证流程强化前置学历审核,需提供完整成绩单及出入境记录,且认证机会仅限一次,修改需谨慎操作。
二、修改流程与操作指南
(一)信息更正
- 个人信息修改(如姓名、身份证号)
- 所需材料:户口本变更页、身份证原件扫描件、公安机关出具的变更证明(如姓名变更需提供曾用名证明)。
- 操作步骤:登录官网→进入「用户中心」→选择「我的申请」→点击「修改申请」→上传材料并提交。
- 注意事项:若认证结果已出具,需通过复核申请修改(见下文「复核机制」)。
- 专业名称修改
- 背景:国外专业名称直译可能与国内标准不符(如「Business Analytics」需译为「商业分析」)。
- 所需材料:国内外课程对比表(需标注课程名称、学分及对应关系)、目标专业的教育部学科分类文件、院校官方培养方案。
- 操作步骤:通过官网「复核申请」通道提交,需在首次认证结果出具后 12 个月内申请。
(二)材料补充
- 常规材料缺失(如成绩单、护照签证页)
- 操作路径:登录系统→在「我的申请」中点击「补材料」→按提示上传文件。
- 特殊情况:若因院校更名或合并导致材料不全,需提供院校官方更名证明或合并公告。
- 证书丢失
- 处理流程:联系原院校补办《学历证明书》→提交认证时上传该证明及《文凭证书丢失声明》(官网下载模板)。
- 注意:部分国家(如美国)需通过院校注册办公室申请,处理周期约 2-3 个月。
(三)认证类型变更
- 从「国外学历」改为「中外合作办学」
- 所需材料:中方院校出具的合作办学项目证明、教育部批准文件、境内学习期间的成绩单。
- 操作步骤:重新提交认证申请,选择正确类型并上传新材料,原申请将自动终止。
三、复核机制与争议处理
- 复核条件:对认证结果(如《暂不认证通知单》)有异议,需在结果出具后 12 个月内申请。
- 所需材料:复核申请书(说明具体诉求及理由)、原始申请材料、新补充的证明文件。
- 操作路径:官网→「用户中心」→「我的申请」→点击「复核」→在线提交材料。
- 结果通知:审核周期约 15-30 个工作日,结果以邮件或系统通知形式反馈。
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 材料格式不符
- 问题:扫描件模糊或文件大小超限。
- 建议:使用扫描仪(非手机拍摄),将文件压缩为 PDF 格式(单份不超过 5MB)。
- 院校核查延迟
- 原因:国外院校回复缓慢或需跨国协调。
- 处理:可联系留服中心(电话 010-62677800)申请加急,或通过院校国际办公室协助沟通。
- 身份信息冲突
- 案例:留学期间更改姓名或国籍。
- 解决:提交新旧护照、户口本变更页、使馆出具的身份变更证明。
五、政策风险与注意事项
- 材料真实性:伪造或篡改材料将导致永久失信记录,影响后续认证及就业。
- 时间节点:认证申请需在毕业两年内提交,超期可能需额外材料(如学习经历证明)。
- 特殊项目:跨境远程学历、荣誉学位(如 Honorary Degree)仍不予认证。
六、官方资源与联系方式
- 官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网上服务大厅
- 客服电话:010-62677800(工作日 9:00-17:00)
- 邮箱:renzheng@cscse.edu.cn(需附详细问题描述及申请编号)
七、案例参考
- 案例 1:某学生误将「Master of Science in Data Science」认证为「数据科学硕士」,实际需译为「理学硕士(数据科学)」。通过复核提交课程对比表及国内院校培养方案,1 个月后成功更正。
- 案例 2:某学生因护照丢失,无法提供完整出入境记录。通过补办《留学期间出入境记录证明》(移民局官网申请),认证流程恢复。
总结
2025 年学历认证修改需严格遵循官方流程,材料准备应全面、合规。建议申请人定期登录系统查看进度,遇复杂问题及时联系留服中心。同时,关注政策动态(如《学位法》实施细则),避免因信息滞后影响认证结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