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教育部 2025 年修订的《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地方政策,2025 年小学转学后学籍不会被原学校保留,但学籍档案会通过全国统一的学籍系统实现 “籍随人走”。以下是具体政策解析和操作要点:
一、学籍管理的核心原则
- “一人一籍、籍随人走”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国家学籍系统)实行 “一人一籍、终身不变” 的管理制度。学生转学后,学籍档案将通过系统直接转入新学校,原学校不再保留学籍,但需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留必要的纸质档案复印件。
- 跨省转学 “一网通办”
2025 年起,跨省转学流程进一步简化,家长可通过国家学籍系统移动端查询转学进度,电子档案转接全程在线完成,无需重复提交纸质材料。转出学校、转入学校及双方教育行政部门需在10 个工作日内完成核办。
二、转学后学籍的具体处理方式
- 学籍转移流程
- 申请阶段:家长向转入学校提交转学申请(如户籍迁移证明、房产证明等),转入学校审核通过后,通过国家学籍系统发起转学申请。
- 核办阶段:转出学校、转入学校及双方教育行政部门分别在 10 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确认学籍信息无误后,电子档案自动转入新学校。
- 档案留存:原学校需对电子档案进行备份,并保留纸质档案复印件(如转学申请表、成绩单等),以备查询。
- 特殊情况处理
- 休学期间转学:休学学生需先办理复学手续,再申请转学,学籍随复学后转入新学校。
- 借读与学籍保留:若学生因特殊原因借读(如父母工作调动),学籍仍保留在原学校,但借读学校需将学生成绩和表现反馈至原学校。
- 跨省转学:外省转入安徽省的学生,需持转出地教育部门证明,由接收学校重新建立电子学籍档案,原学籍档案通过系统转接。
三、地方政策与执行细节(以安徽省为例)
- 安徽省学籍管理要求
- 转学限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原则上不得在本学区内转学,毕业年级学生一般不准转学。
- 档案转接:转出学校需通过电子学籍系统将档案传递至转入地教育部门,纸质档案由家长自行转交或按学校要求邮寄。
- 监督机制:安徽省教育厅要求学校每学期核查学籍信息,严肃处理 “人籍分离”“空挂学籍” 等问题。
- 合肥市转学操作要点
- 学区内转学限制:市区公办学校严格执行 “同一套住房 6 年内仅限 1 个小学学位” 政策,转学需符合户籍与房产一致原则。
- 随迁子女转学:非户籍学生转学需提供居住证(满半年)、劳动合同或营业执照等材料,由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学位。
- 线上办理:2025 年合肥市实现 “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系统” 全市覆盖,转学申请可通过该系统线上提交。
四、家长操作建议
- 提前准备材料
- 转学需提供的材料包括:户口簿、房产证(或居住证)、转学申请表、原学校成绩单等。跨省转学还需提供转出地教育部门的学籍证明。
- 关注时间节点
- 转学申请一般在学期初办理,家长需在转入学校规定的时间内提交材料,避免错过核办期限。
- 安徽省内转学流程需在10 个工作日内完成,跨省转学可能因系统对接延迟适当延长。
- 咨询与监督
- 若遇到学校拒绝办理转学或学籍档案缺失等问题,可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投诉,或通过 “皖事通” 平台查询学籍状态。
- 家长可通过国家学籍系统移动端实时跟踪转学进度,确保信息准确。
五、政策依据与查询渠道
- 国家政策
-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办法》(2025 年修订):明确学籍转移、档案备份等要求。
- 教育部官网(www.moe.gov.cn):发布全国统一的学籍管理政策。
- 地方政策
- 安徽省教育厅官网(jyt.ah.gov.cn):公布省内学籍管理细则及转学流程。
- 合肥市教育局官网(jyj.hefei.gov.cn):提供学区划分、转学申请指南等信息。
总结
2025 年小学转学后,学籍将随学生转入新学校,原学校不再保留学籍,但会备份电子档案。家长需按照 “籍随人走” 原则,通过国家学籍系统完成转学申请,确保档案信息准确无误。若有疑问,建议直接联系转入 / 转出学校或当地教育部门,以获取最新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