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留学生迟到早退的处理通常由学校依据国家法规和校内规定执行。结合 2025 年最新政策及高校实践,具体处理措施如下:
一、考勤记录与量化标准
高校普遍将迟到、早退纳入考勤管理体系,并设定量化标准。例如:
- 迟到 / 早退定义:中国医科大学规定,迟到 1-20 分钟或未经允许提前离开课堂均视为迟到 / 早退,每两次计为一次缺勤。安徽农业大学则明确,未请假离校或连续两周未参加教学活动将直接导致自动退学。
- 旷课换算:安徽工业大学等高校将 3 次迟到或早退换算为 1 次旷课,累计旷课达一定学时将触发处分。沈阳师范大学进一步细化,连续旷课两周(累计 10 天)将被通报批评。
二、分级处理机制
- 首次违规:教师通常口头提醒并记录考勤,部分学校如中国医科大学要求教师填写《留学生考勤登记表》备案。
- 多次违规:
- 警告处分:广东工业大学规定,出勤率低于 80% 的学生首次警告,第二次可能被取消居留资格。安徽工程大学则对累计旷课 20-50 学时的学生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等处分。
- 考试资格限制:中国医科大学明确,单科课程缺勤达 3-5 次(依课时长短)将不得参加期末考试,仅能申请补考。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规定,缺课超过总课时 1/3 者直接取消考试资格。
- 严重违规:
- 退学处理:安徽农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强调,连续两周旷课或累计旷课 60 学时者将被勒令退学,并通报移民部门取消学生签证。
- 签证影响:X1 签证持有者若出勤率长期不达标,可能被移民部门缩短居留期限或限期离境。
三、特殊情况处理
- 请假制度:
- 流程要求:病假需提供医院证明,事假需提前书面申请并经多级审批。例如,沈阳师范大学规定请假超过 7 天需学院主管领导批准,且每月连续请假不得超过 2 次。
- 补假限制:安徽工业大学等要求补假申请需在缺勤后两周内提交,逾期按旷课处理。
- 复学与休学:因健康或特殊原因需休学的学生,需提供证明并办理手续,否则可能被取消学籍。
四、高校差异化规定
不同高校在执行细节上存在差异:
- 考勤与成绩挂钩:南京林业大学将考勤纳入平时成绩(占 10%),并要求教师记录课堂互动情况作为评分依据。
- 奖学金关联:湖南大学等高校规定,考勤不达标者可能被中止或取消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
- 签证联动机制:广东工业大学明确,申请居留许可延期需提供考勤记录,低于 80% 者可能被拒。
五、合规建议
- 主动沟通:学生应及时与导师、国际教育学院沟通,避免因文化或语言障碍导致误解。
- 关注政策更新:定期查阅学校官网或通过官方渠道获取最新规定,例如安徽农业大学通过寒假通知重申考勤要求。
- 保留证明材料:病假需保存医院诊断书,事假需留存审批记录,以备核查。
综上,2025 年中国高校对留学生迟到早退的处理延续了 “分级惩戒 + 签证联动” 的模式,强调考勤与学业、居留资格的直接关联。学生需严格遵守所在高校的具体规定,避免因疏忽影响学业及合法居留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