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

2024-12-31 22:07:27  阅读 9 次 评论 0 条

  成都市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是一项重要的政策举措,旨在进一步规范全市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维护建筑工人和建筑业企业合法权益,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以下是对该政策的详细介绍:

一、实施背景与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家及四川省关于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的相关文件精神,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成都市住建局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以加强和规范全市建设领域从业人员的实名制管理工作。这一措施的实施有利于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防止拖欠工资等问题的发生;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行业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二、覆盖范围与实施要求

  1. 建设项目全覆盖:全市所有建设项目均应按规定纳入实名制管理范围,接入“成都市建筑市场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系统”(简称“实名制系统”),通过“电子围栏”或施工现场“闸机”设备采集和上传实名制管理数据。项目录入安监备案系统后的一定时间内(一般为30个自然日),需在系统中绘制项目“电子围栏”,并设置实名制管理通道。若逾期未完成,将受到信用扣分等处罚。
  2. 主体单位全覆盖:建设单位应在开工报建阶段完整提交项目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主体单位及相关负责人信息。施工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实名制管理负总责;专业分包、劳务分包应配合施工总承包单位落实信息登记要求,不得以建设单位直接发包为由拒绝实名制管理。一经发现违规行为,将作为弄虚作假行为予以处理。
  3. 从业人员全覆盖:在蓉开展勘察、设计、施工现场管理、建筑劳务等活动的各类从业人员均须在实名制系统中完成实名身份认证,绑定个人“一码通”。未实名认证并绑定的人员不得在本市建设项目中担任管理人员或劳务人员。这包括施工现场管理班子人员、一般岗位人员以及机具设备操作员等技术人员和劳务班组长、建筑工人等各类人员。

三、具体措施与管理要点

  1. 配备项目管理班子人员:施工总承包单位和监理单位需按规定在系统内配备项目管理班子人员,并确保其资质符合要求。这些人员包括但不限于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等关键岗位人员。
  2. 加强项目负责人变更管理: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的项目经理和总监原则上不得更换。确因不可抗力等原因需要更换时,必须取得建设单位书面同意并按程序办理变更手续。新任人员的执业资格和业绩水平不得低于原有人员。
  3. 严格考勤制度: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需按月进行实名考勤,且每月有效考勤天数不得少于当月实际施工天数的80%(具体比例可能有所调整)。连续缺勤超过一定天数将受到处罚。对建筑工人的考勤也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将其作为记工发薪的重要依据之一。
  4. 签订劳动合同并完成实名派遣:用人单位应与所招用的建筑工人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或用工协议,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实名制管理相关要求。未签订劳动合同并完成实名派遣的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施工现场作业。违规进场作业的将被视为违法行为进行处理,并将影响责任单位的信用记录和市场准入资格。
  5. 加强超龄人员管理:对于年龄超过60周岁的从业人员,要求其向用人单位提供有效期内的健康证明并进行核验后方可上岗工作。这部分人员不宜从事高危险性、高风险性岗位的工作安排以确保安全生产。
  6. 建立用工评价体系和个人诚信档案:根据建筑工人的实际工作情况和技能表现由用工单位进行评价并提交至系统中形成个人的用工评价信息供其他单位参考使用。同时依法依规将有不良行为的个人信息纳入其个人诚信档案中进行联合惩戒以提高行业的整体素质和信誉度。
  7. 畅通查询投诉渠道:通过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一码通”功能使从业人员能够方便地查询到自己的实名认证信息和从业履历等信息;同时也能够通过该功能发起欠薪投诉等维权申请从而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综上所述,成都市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涵盖了多个方面内容并且具有严格的执行标准和监管机制来确保其能够有效地落地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本文地址:http://xaxcetx.cn/post/68B2B4Ef3C78.html
免责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