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留学思想变化较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留学目的更务实:拓展国际视野、丰富人生经历始终是留学的主要动力,但如今留学对于就业的助力逐渐成为重要驱动因素。有近一半的人希望通过留学获得更好的就业前景,并且会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和政策导向来选择专业和院校。例如,受上海人才引进政策对海外院校综合排名有标准的影响,本科生和硕士生对学校排名更加执着。
- 留学群体大众化:自2018年起,意向留学生家庭的主体从“中层管理”家庭向“一般员工”家庭转变,普通家庭成为留学主体,留学变得更加大众化、常态化。同时,“双非”院校学生成为留学主力,越来越多普通院校学生希望通过留学提升学历背景,丰富履历,提高求职竞争力。
- 留学规划多元化:受国际关系和就业形势影响,不少家庭希望孩子“走出去”接受国际教育后也能“回得来”,超七成意向留学人群对“双轨申请”表达肯定态度,未来或将成为主流升学途径之一。
- 留学选择更趋多样化:一方面,留学目的地选择更加多元。除了美国、英国等传统热门留学国家,意大利、爱尔兰、瑞典等欧洲国家,以及马来西亚、泰国等非传统热门留学目的地国家和地区,也开始受到中国学生的关注。另一方面,专业选择也更加广泛,工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类专业一直是留学热门方向,同时理学、法学、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占比上升明显,农学、哲学、历史学等专业的学生占比也在逐年上涨。
- 归国意愿增强:留学报国的思想在留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普遍,无论是本科还是硕博留学生,大多数人将国内作为最终归宿。尤其是硕博留学生,毕业后立即回国成为主流选择。
此外,中国即将让出世界留学生第一生源国地位,印度全面接棒,新一代中国年轻人留学意愿整体呈快速下降趋势,特别是一些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出国留学人数出现大幅下挫。这与美国带领西方发达国家围堵中国的国际背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