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留学时GPA不够,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来补救:
在校期间可采取的措施
- 刷分与选新课:如果还未毕业,可重点刷专业课的分数,因为不少院校在申请时会格外看重专业课成绩。同时,也可以选择一些容易取得高分且与专业相关的新课来提升绩点。
- 参加交换项目:大学和海外院校的交换项目能置换部分学分。陆本学生的海外学期交换适合大三上、大三下、大四上;海外暑校适合大二暑假,但要先了解暑校学分是否可转换。
- 剔除低分选修课分数:若学校允许,可在成绩单中删掉一些低分选修课,但要注意不能全删公共课程,以免让招生官质疑成绩单的真实性。
申请阶段的补救方法
- 合理选校:不同国家和院校对GPA的要求有所不同。例如,美国相比英国对GPA的要求相对宽松,且美国大学喜欢看到申请者的努力,若大一大二绩点一般,后面保持向上趋势会有帮助。可以选择对低绩点较为友好的院校,如GPA成绩低于3.0时,可考虑申请美国排名TOP100左右的院校。
- 提高其他考试成绩:尽可能提高语言成绩以及GRE/GMAT等标准化考试的成绩,让招生官看到你在其他方面的优秀,从而弥补GPA的不足。
- 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果学校考试难度大或评分严格,导致整体学生GPA较低,可提供年级排名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若有特殊情况如疾病等导致某阶段成绩不佳,应在申请材料中作出合理解释。
- 突出专业优势:若公共课程成绩一般但专业课成绩优秀,可单独列出专业课GPA,并在个人陈述中说明,展示自己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水平。
- 准备有分量的推荐信:找研究能力强、有权威的教授写推荐信,特别是相关专业发表过科研成果或论文的教授。推荐信中可以对GPA较低的原因进行说明,同时突出你的特长及优势。
- 优化申请文书:精心准备个人陈述、简历等文书,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突出在领导能力、组织能力、研究能力等方面的天赋及优势,吸引招生官的注意。
其他途径
如果各方面基础实在无法申请目标院校硕士课程,可以考虑申请硕士预科课程。硕士预科的申请要求往往低于研究生申请,入学更为灵活,通过预科课程后,便有机会入读更好的学校。也可以选择中外合作留学途径,一些中外合作办学院校录取学生时不看GPA,只看高考成绩、雅思、托福成绩等,或者参加入学考试,考试合格后即可被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