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可以去日本留学的,并且在清末形成了留日热潮,具体情况如下 :
留学发展历程
开端 :1896 年,驻日公使裕庚因使馆工作需要,招募戢冀翚、唐宝锷等十三人到日本留学,开留日之先声。到 1900 年,留日学生总数已达一百四十三人。
高潮 :1901 年,清政府大力提倡青年学生出国留学,并许诺留学归来分别赏予功名、授以官职。1905 年清廷又宣布废除科举制度,出国留学遂成为知识分子的一条出路。在两国朝野的鼓动下,一时留日学生势如潮涌。1906 年留日学生人数达一万七千八百六十余人,为留日学生人数的最高峰。
低潮 :1906 年起,清政府对赴日留学采取了许多限制办法,同时因反对日本取缔中国留学生规则和参加革命,留日学生纷纷回国,日本政府对接受中国留学生又渐冷淡,致使 1907 年以后,留日学生人数逐年下降。
留学人员构成
官派留学生 :1901 年 9 月,清廷令各省选派学生出洋留学。如 1901 年四川派出 22 名学生赴日留学;1902 年清廷派八旗子弟出洋留学,直隶总督袁世凯派陆军学生 55 人赴日留学。
自费留学生 :越来越多无缘获选官派留学的有志青年,在家族亲友资助下自费出国留学。1903 年自费生即占留日学生半数,后来比例更大。
留学学习情况
学习学校 :留日学生绝大多数就读于中等专业学校及大学速成科,在日本教育界特为中国留学生开办的文学院各分校、法政大学速成科、振武学校、成城学校、同文书院、经纬学堂、清华学校及预备学校等学校中,留日学生最为集中。
学习专业 :和过去留学欧美专重理工相反,留日学生学文科的占绝大多数,法政、军事尤为留日学习的热门。
著名留学人物 :有鲁迅、黄兴、宋教仁、邹容、陈天华、秋瑾等。他们不仅在日本学到了先进的知识,受日本文化的熏陶,回国后还成为推动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和文化发展的重要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