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境外留学天数的计算通常与留学目的(如学历认证、落户等)有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情况:
- 学历认证:
- 计算范围:从出境学习到学业结束最后一次入境(含论文答辩期)。
- 有效天数:仅计算学习期间在境外停留的完整日历日,抵 / 离境当日均计入。
- 具体要求:本科生 / 硕士生每学年在境外学习时间需≥180 天(寒暑假、节假日除外);博士生整个学习周期内累计境外时长≥365 天。
- 特殊情况:若存在网课,网课超 180 天需提交学校官方《网课必要性说明》+ 航班取消证明;对于弹性学制,按实际课程安排分段计算,需附校方《学制合法性声明》。
- 落户上海:
- 计算依据:以出入境记录为准,不以护照为参照,存在快速通道,护照上的出入境记录可能不全。
- 累计计算:按照出境天数累计计算在外学习时间,不要求留学生一次连续在境外待满一定天数。
- 具体要求:国外博士累计在外学习时间不少于 360 天;国外硕士不少于 180 天;国外学士不少于 720 天。
- 特殊情况:寒暑假期间只要未入境,理论上仍计入在外学习时间;放假期间回国探亲,则需要把入境时间扣除;预科、语言班学习经历不能连在一起计算入以上学位的在外学习时间。
- 落户北京:
- 起始时间:从开课前的最后一次出境开始计算。若是有条件 offer(如语言 / 预科),且未回国,这些时间算作留学天数。
- 中途回国:正常假期回国,不涉及旅游,不扣除留学天数;如果留学期间回国,需扣除回国的时间,但可以通过学业结束前返回留学地来弥补。
- 结束时间:若结课后不回国,留学天数计算到毕业证拿到为止;如果结课后回国,留学天数算到毕业证领取日期,但若毕业后仍留在国外,需提供合法居留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