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留学花钱陷阱确实存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陷阱及相关案例分析:
海外 “速成学历” 骗局
- 陷阱本质:一些机构宣称无需出国、短期速成即可获得海外学历,甚至承诺可通过中留服认证,但实际多为虚假宣传。例如,有机构推荐乌克兰院校,称因战争可上网课无需出国,费用 6 万元左右,学制 1.5 年;还有机构推出法国硕士补录项目,20 万至 30 万元,3 至 8 个月毕业,声称可钻疫情政策空子。
- 风险后果:中留服明确表示,跨境远程教育不在认证范围内,2023 年春季及以后远程学习所获文凭不再认证。不少人拿到证书后无法通过认证,如网友报名乌克兰网课项目,花费近 10 万元,最终认证失败。
中介伪造材料与操作失误
- 材料造假:部分中介为促成交易,伪造申请材料,如学历、英语成绩、实习证明等。南京李女士花 70 万通过中介为女儿申请香港大学,孩子入学一年后因材料造假被退学,造成心理压力和教育机会损失。
- 操作失误:浙江学生陈蓝花费 1.4 万元找中介申请英国硕士,收到 “保底” 学校 offer 后,中介因疏忽未在截止时间内确认,导致 offer 被撤回,影响留学计划。
“保录” 项目套路
- 虚假承诺:“保录” 成为部分中介营销噱头,实际多涉及材料造假,如代考、伪造推荐信等。业内人士指出,所谓 “保录” 项目隐患重重,学生即使被录取,也可能因语言或学术能力不足无法毕业。
- 天价费用与退费纠纷:一些 “保录” 合同金额高达数百万元,如成峰父母支付 220 万元申请英国名校,牛女士支付 300 多万元申请美国康奈尔大学或纽约大学。若未被录取,中介虽承诺退款,但常以各种理由拖延,甚至倒闭,导致维权困难。
其他常见陷阱
- 虚假宣传与合同欺诈:中介夸大宣传成功案例,承诺 “全程不用出国”“包认证” 等,实际提供的学历不被认可。岳女士花 6 万多元报读海外高校在线读研项目,机构承诺帮助完成作业并做 WES 认证,但国内企业只认可中留服认证,最终学历无法使用。
- 留学诈骗:毕业季期间,骗子机构以办理留学手续、提升学历为由,诱骗学生转账后拉黑。如苏州秦某宇在抖音看到留学广告,转账 9.5 万元后被拉黑;镇江张某宸在小红书被以虚假广告购物方式骗取 5 万元。
警方与官方提示
- 选择正规中介:查看中介资质和口碑,确认是否有教育部颁发的 “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机构资格认定书”,避免轻信口头承诺,留意合同条款。
- 警惕 “速成”“保录”:中留服明确 “短期速成学历”“不出国” 等属虚假宣传,认证需提交出入境记录,全程在校学习(除寒暑假)是基本要求。
- 全程参与申请:学生和家长应积极参与申请流程,避免盲目依赖中介,保护个人信息和申请邮箱密码,防止被中介 “拿捏”。
总之,留学市场复杂,求职者和学生应理性看待学历提升,选择合法合规的途径,避免因急于求成而陷入花钱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