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2025 年因疫情要求退还留学中介费的问题,需结合合同条款、法律规定及疫情实际影响综合判断。以下从法律依据、实操建议及典型案例展开分析:
一、法律依据与不可抗力认定
根据《民法典》第 180 条,不可抗力需满足不可预见、不可避免、不可克服三个条件。2025 年中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新冠呈低水平波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未将疫情列为不可抗力,而是强调常态化防控。若留学目的地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已放宽入境限制(如取消隔离、简化疫苗要求),用户因个人担忧疫情要求退费,可能难以主张不可抗力。但若疫情直接导致学校关闭、签证停发等,且中介无法提供替代方案,用户可依据合同条款或法律规定解除合同。
二、合同条款与退费规则
- 合同约定优先:
退费条件通常由合同条款决定。例如:
- 部分退费:谢先生案例中,中介按合同退还 50% 费用。
- 全额退款: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判决,若中介未履行核心义务(如学历认证),需全额退款。
- 不可抗力条款:若合同明确将疫情列为不可抗力,用户可主张解除合同;若无此约定,需证明疫情直接导致合同无法履行。
- 中介违约情形:
若中介存在以下行为,用户有权要求全额退款:
- 未促成录取或签证失败(如武汉案例中,中介未完成学历认证)。
- 提供虚假信息或隐瞒政策风险(如案例六中,中介未告知签证限制)。
- 未按合同约定提供服务(如未制定选校方案)。
三、实操建议与流程
- 第一步:核查合同条款
- 重点关注退费条件(如是否区分不可抗力与个人原因)、服务阶段(如申请材料是否已提交)、扣除比例(如手续费、学校申请费)。
- 若合同未明确疫情相关条款,可参考《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合同示范文本》中关于退费的约定。
- 第二步:评估疫情影响
- 收集证据:如留学国家的官方疫情政策、学校停课通知、签证暂停公告等,证明疫情直接导致留学计划受阻。
- 对比政策:若 2025 年留学国家已无疫情限制(如美国、英国),用户需承担举证责任,证明疫情仍对个人造成实质影响。
- 第三步:与中介协商
- 优先通过书面沟通(如邮件、微信)提出退费请求,明确依据合同条款或法律规定。
- 若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协会(12315)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投诉。
- 第四步:法律途径
- 若中介拒绝退款,可依据《民法典》第 577 条(违约责任)或第 580 条(合同僵局)提起诉讼。
- 参考案例:2025 年武汉法院判决,中介未履行学历认证义务,需全额退款。
四、典型案例与行业惯例
- 成功案例:
- 武汉东湖高新区法院:中介未完成学历认证,判决全额退款。
- 北京法院:因疫情导致签证停发,判决中介退还部分费用。
- 失败案例:
- 李女士案例:中介已取得录取通知书,法院认为合同已履行,拒绝退费。
- 谢先生案例:按合同条款退还 50% 费用,用户需承担部分责任。
五、风险提示
- 时效问题:2025 年疫情对留学的影响已减弱,用户需尽快行动,避免因时间拖延导致证据失效。
- 举证责任:需提供疫情直接影响留学的证据(如学校关闭通知、签证拒签信)。
- 诉讼成本:跨省或跨国诉讼可能耗时较长,建议优先通过协商或投诉解决。
六、总结
2025 年因疫情要求退还留学中介费的可行性取决于合同条款、疫情实际影响及中介履约情况。若疫情未直接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中介已提供部分服务,用户可能需承担违约责任。建议用户优先核查合同,收集证据,与中介协商解决;若无法达成一致,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